重彩绘就教育人生——记我校87级服设专业校友姜立

发布者:范晓芸发布时间:2019-03-26浏览次数:431

姜立,现任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传媒学院院长,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实主义油画、“未完成式”艺术手法开创者、尼古拉·费钦研究第一人。2003年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获“辽宁省十大优秀青年”称号;2011年4月被评为辽宁省教育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2017年5月荣获第五届黄炎培优秀校长奖。

姜立在创作的时候,嘴唇微抿,认真乃至严肃,眼里除了眼前的作品,仿佛什么也容不下了;在聆听靳尚谊老师指导的时候,眼神紧跟着靳老师的手指方向,求知若渴;在平时,却是眼里闪着光,温和又坚定。他就是这样一个认真严谨的人,用他的双手,绘下了他的美术世界,打造出他的教育事业。

执着严谨的艺术家

姜立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时,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学校严谨认真、扎实勤奋的校风。

上学时大家都对美术作业精益求精,一份作业可能要重复好几次,花几倍的时间,因为只要是自己不满意的,就撕掉重新做,直到满意,而不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他在大学养成的严谨认真、勤恳刻苦和自学自律,为他之后的绘画创作和教育创业打下了基础。

为研究费钦艺术,姜立二赴俄罗斯,三进美国,从费钦出生、成长的鞑靼共和国首府喀山开始追寻,又亲赴费钦成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再到费钦移居美国后生活的纽约、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达菲、费钦晚年居住的美国洛杉矶进行实地探访。搜集并取得大量全面的原始材料,《尼古拉·费钦的艺术》书中所载录的大量费钦作品都是藉由姜立首次展示给世人。

他钻研四载,在所搜集起来的琐碎庞大的费钦资料中,总结出了费钦绘画形成脉络、绘画方法和艺术特色。研究材料之全面,行文思路之清晰,艺术解读之专业,在费钦艺术研究方面,无能出其右,填补了国内研究尼古拉·费钦的空白。

姜立的博士理论导师邵大箴和油画大师宋惠民为《尼古拉·费钦的艺术》一书欣然作序。费钦后人费钦·尼克夫妇也亲笔致信姜立,对他如此深刻地研究外祖父费钦艺术并将其传承下去深表感谢。

姜立在支援西藏时,深入了解西藏的佛教文化,和朝圣者一样虔诚,一幅《朝圣》,将他的感动传递。《考场内外》,将家长众生相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幅画,都十分有灵性,好似看进了人的灵魂,或嗔或笑,或赞或讽,都是将最深处的东西展现给世人。

他是一个对艺术有真正热爱和见解的艺术家,他的每一笔墨彩,都是他钻研的结晶,是他严谨的证明。

不断前进的教育者

1991年,姜立创建了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并首次提出了“为就业提供教育”的办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开创了“定制式培养”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情况下,学院毕业生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辽宁传媒学院,旨在“为就业提供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且认为从学校到公司的过渡——新人培训阶段,也应该由学校承担,由学院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定制式培养”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动,每个专业与龙头企业都建立供需关系,学生学有所长,企业招之即用。每届大四上学期与企业对接,在校园教学,下学期直接进企业实践,有效地实现学院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地与国际对接,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为“百年名校”的梦想护航。为了这所学校能够做到与众不同,姜立一年跑几趟欧美国家,引进先进的学科和先进的办学理念。2018年3月6日,姜立应邀访问美国太平洋州立大学(Pacific State University),与对方校长Hee Young Ahn教授进行友好会谈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办学理念、育人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姜立校长在访问期间,与对方就合作领域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2018年5月10日,辽宁传媒学院又与孟加拉服装设计与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书。

姜立就这样带着他的“孩子”——辽宁传媒学院,一年年,一步步,不断地前进着,向着“百年名校“为教育目标前进着,永不止步。


兴教的公益人

“教育就是一种公益。”姜立斩钉截铁地说。学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技术教育和品德教育,走入社会成为社会人才,是为社会做公益;走出大学的学生为国家做贡献,那就是学校为国家做公益。兴教以强国,当时如此。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姜立曾经在发烧时手扶讲桌、双腿颤抖着给学生授课。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是比教育更重要的。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姜立有过动摇,但他的信念始终未变。“偶尔深夜的时候,突然就没了劲头。可第二天阳光一出来,又充满了希望。”他创办大学最开心的,就是自己做了一件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也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他以建立一个“百年名校”育目标,对辽宁传媒学院寄予了极大的热情与期望。他希望,他百年后能在学院里有一座铜像,他想用他的方式,默默守护这里的孩子,见证他的成长,见证它走向百年名校之路。

姜立对教育落后的地方也是非常上心。2014年10月,姜立不顾高原缺氧的艰辛和千里跋涉的劳苦,亲赴西藏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考察,并于次日与其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将中央扶持藏区职教精神落到实处。

姜立还用行动以身作则,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在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时,他先后捐款150万元和70万元。他还经常把学院替换下来的图书、电脑、桌椅等,捐给有需要的贫困地区,用爱心将助教延续。

姜立从未轻言放弃,不论是绘画还是教育,遇上多少困难,他都全力以赴,严谨以待,力求做到最好。也许几十年后回头再看,姜立会满足地执起画笔,将他的教育生涯一一铺展。


天津工业大学 校友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