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波,1991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机械系,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毕业。西线工作室首席建筑师、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WB国际工作站主持建筑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协会荣誉会员、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获奖者、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通讯编委、重庆大学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顾问教授、贵州大学兼职教授、贵州省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等。2018年应邀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曾荣获德国国家设计奖(German Design Award)建筑设计类唯一金奖、欧洲著名的A'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银奖、ArchDail 2017年中国建筑年度大奖冠军等国际和国家级奖项近20项,10余次荣获贵州省级及贵阳市级专业奖项一、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魏浩波众多作品受到国际建筑界与国际著名专业媒体广泛关注,数十次被ArchDaily、Architizer等登载。
他推门而进的时候,虽然样子风尘仆仆,但是温润的气质却没有因为奔波而减少。虽然是地道的“理工男”,但是他的言谈中,总有种雅客的诗意。他是魏浩波,1991年毕业于我校机械系,后考入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逐渐成为一位秉承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与在地性探索的建筑大师。今天,我们就来跟着这位校友的故事,来看看“文艺青年”的逐梦之路。
身在机械心向建筑
1987年,魏浩波考进了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进入机械系学习。但自小受家庭熏陶的魏浩波,心里早就埋下了建筑师的种子。天性不服输的魏浩波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小小的挫折反而激发了他的动力,在天工大老校区的湖光舍影中,魏浩波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建筑跟机械并非毫无关系,学好机械系的课程,也为他未来的建筑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机械系严谨的风格让魏浩波有了对现代工艺的理解,并且对力学、材料学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后来的建筑设计有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为了练好基本功,魏浩波在大学期间坚持每天都进行钢笔画的训练。看似简单的一个行为,可是要做到这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持,实际需要的是强大的行动力加上高度的自律性。梦想和现实总是会有一定的落差,但是长久的努力能让前行的路更加清晰。
除了每天的绘画练习外,为了让自己能更加接近建筑师的梦想,魏浩波还参加了机械学院的宣传部,成了一名宣传委员。每周一次的画板报工作,成为了理工科学习中的一抹亮色。晚会的主持词、好友们一起写的诗,都是这个“文艺青年”创作的灵感。
每一个不浪费时光的日子,都是对青春最好的答卷。虽然可能因为兼顾了机械系的学习和建筑方面的锻炼减少课余时间而有了一些遗憾,但是追梦路上枯燥反复练习的基本功,是未来起飞的基础。
扎根乡土超越自我
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比不过故乡贵州的乡土风情。经历了大学的积淀后,魏浩波终于得偿所愿,在研究生阶段叩开了建筑世界的大门。伴随着新的世界的开启,迷茫不期而至。
建筑师是一个需要有自己个性和灵感加持的职业,初期对于风格的探索可以说是成为一个建筑大师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研究生毕业,魏浩波曾在一线城市的设计事务所工作,但大城市的建筑风格、特点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更多是内心上的沉静。于是他选择回到有着丰富的地缘质感与多样性次文化圈层的贵州,寻找属于中国西部独特的创作方法。
由牛津大学主编,剑桥大学再版的《The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一书中这样评述:“西线工作室首席建筑师魏浩波在乡土建筑设计中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使得乡土文化的魅力在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显示出了在如今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中国,需要建筑师拥有更加新颖开放的眼光。西线工作室所倡导的建筑理论不仅是现代性、敏感而又精深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树立了一个范式。在不同规模和类型上进行工作,但通常在资源匮乏的边缘地区和其他一些有极端限制的特殊地区,魏浩波和西线工作室通过将那些本地元素再生并重新诠释成为现代元素,来探索和展示一个具有连续性、变化的建筑作品。当地地形、本土化的地方形式与魏浩波新增的当代元素有着强烈的共鸣。然而,每个项目的关键同样也来自于建筑师从考古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对场地进行深层分析的执着追求。他积极参与社会生产的命题工作,并总是将特定的空间语言与现有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由于公共空间不规则的布局效果,空间使用被增强,通过光氛围的控制来改变内部的光源状态,并且多种制造工艺的材料将当地工艺融入到通用但经济的现代建筑中。”
中国西部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广袤的乡土世界、等待开发的城镇空间,以及繁荣却同时正受到资本猛烈冲击的多民族乡土文化。那么如何让乡土系得住乡愁,如何使传统走向现代,如何令建筑设计切实与本地文化及地缘相关联,在这方面魏浩波和他的工作室通过长期实践与持续研究,建立了一套备受业界关注的独特的工作方法即:地缘秩序+共同体公共生活模型+氛围制造+复合建造。其建立既有利于保持地缘场地的存在原境与情绪质感的稳定,更有助于在当代普适社会的背景下达成场地秩序与场所精神共生的存在结构,有效地保护地缘生境的人文骨架,并寻找普适性与血缘型在双重社会结构背景下的乡土社会公共生活模型再建的工作方法。
这个特别的思考方式,在他的“上山下乡”系列作品中有着更直观的展现。荣获德国国家建筑设计类金奖的车田村文化中心就极具代表性。它被修建在一个斜坡上,墙体全部由当地特有的青石板材料铺就。他说,这个建筑,讲的是一个石头的故事。车田村文化中心在没有活动时,就安静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本就生长在此处似的。这就是魏浩波想要达到的效果,让作品有生命,让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魏浩波与他的团队曾多次到车田村进行田野调查。在对它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后才开始着手施工。为了给建筑注入乡土气息,魏浩波坚持使用古法加工的青石板作为材料并与通用建造技术结合,强调以“合理”+“合情”的工作方法构造公共生活模型。是他的执着为车田村文化中心赋予了生命,魏浩波也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德国国家设计奖金奖的建筑师。
德国设计委员会如此评价车田村文化中心:“车田村文化中心是一个具有卓越品质的设计作品。建筑师以其敏锐的见解,表达对该村落文化遗产的尊重:不仅尝试恢复那种已经不幸失传的传统石砌手工工艺,更采用了在当地采石场人工凿出的独特青色和黄色沉积岩。
这座建筑给人印象深刻,是一项非凡的社会工程,表达出对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的深深敬意。该族人民在这个坐落于中国贵州的村子里生活了长达400余年。这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建筑,更是一种民族自信的明证。”
魏浩波的作品里,不仅有现在的中国建筑师们对先进建筑理念的追求,也有扎根于这个西南建筑师心里乡土文明的影子,二者的融合,终于震撼了全世界。每一个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模型,而是融入人文的、有生命的、融合当地血脉的建筑。而他的坚守,最终让他收获了国内外的各种大奖,受到世界同行的赞赏。
不负重托倾情奉献
为了迎接母校的六十岁生日,魏浩波将为母校献上一份别样的礼物:校友纪念园。这不仅是前人对曾经的情感的寄托,也是每一个工大人对未来的富有想象力的一个精神的寄托。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魏浩波心中对校友纪念园的设想。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工作,更是回首他灿烂青春,对那个美好的年代的一个最好的纪念。但是,如何将想象当中的图画变成一个真实存在的、可以感染人的场所?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能将情感融于设计,也对后期的施工的材料、光感的质量和整体环境的融入、耐久性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才能达到魏浩波心中的“能给人触动”的想法。同时,因为建筑学本身就很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和工艺与艺术氛围的融合,所以校友纪念园通过自身的艺术风格和相关工业材料的结合,与工大自身特殊的工业背景和独特的人文气氛达成了完美的一致。
校友纪念园由基石、青春林和翱翔的翅膀林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寄托了对学校精神的传承、对青春美好的描绘与追忆和对工大的未来翱翔的期望。每一代天工大人,不论是否已经离开这片土壤,心中总是对这份沃土有一份浓郁而赤诚的感情:怀念,感恩,追忆,期望。
魏浩波是许许多多从天工大走出去的“孩子”中的一个,曾经的稚嫩已经被岁月打磨成了沉稳,而对于母校的感情,却始终浓厚而热烈。这份情感,仍然在酝酿,也必将会越来越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