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不蚀坚守之心 绿色点燃希望之光—记我校宁夏校友会会长、过自88级校友吴向伟先生

发布者:刘栋发布时间:2013-11-20浏览次数:446



吴向伟先生近照

吴向伟,我校过自专业88级校友,我校宁夏校友会会长。1988年,他从地处西北边陲的内蒙古阿拉善来到天津,就读于天津纺织工学院(我校前身,以下简称天纺)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199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现从事推进农村科技创业和服务工作。2002年,中外民间合作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东缘生态治理示范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从此,吴向伟以他职业身份之外的社会角色,致力于阿拉善防沙治沙和生态环保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年前,这里是沙尘肆虐的不毛之地;十年后,这里是花红草绿的人间乐园。这里的每一片黄沙、每一株灌木、每一棵青草、每一朵鲜花都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吴向伟先生和他身边的建设者,用十年的坚守让苍凉之美与生命之美融合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边缘。

   美丽人生,起航于母校

大学四年是漫长人生中回想起来就闪闪发亮的时光,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带着意气风发、壮志满怀的标签。吴向伟先生说,大学四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最骄傲的一段时光。

  对于母校,每个人都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吴向伟先生也不例外。他说:“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天纺特有的严谨严格和脚踏实地赋予了我坚定执着的品质。”2012年他代表宁夏校友会参加在我校新校区举办的天津工业大学第二届校友会,第一次领略了新校区的美观大气,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求学时光。25年前,他带着年轻人的稚气,怀揣着最初的梦想从西北的边陲小镇来到繁华的天津。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不仅掌握技能、学习方法、开拓视野,还确立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坚定的共产党人信仰。他在先后担任系、院学生会干部期间,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还学会了宽容、自律和协作,形成了自己做人处事的立场和原则。在天纺,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优良的品质,还找到了风雨同舟的人生伴侣。他告诉笔者:“因为遇到她,我的大学时光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一生中最灿烂的光阴。”

  当看到第三届校友会的主题———“共谋发展路,再叙校友情”时,吴向伟先生说:“只有校友情才能跨越时光,超越现实。无论是坚守在高等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还是坚守在经济发展前沿的创业者们,亦或是在其他领域默默坚守的校友们,大家对母校都带着一份眷恋,只有把这种眷恋与天工大‘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品质和文化融合,才能代代传承。”对于在校的工大学子,吴向伟先生表示:“我希望学子们能敞开心灵的窗户,在绿色和阳光的陪伴下,汲取生命的智慧,健康快乐的成长。”

  母校赋予了他求真务实的品格,母校承载着他辉煌难忘的记忆,他的美丽人生从这里起航。他说他是茫茫腾格里沙漠中一片微不足道的绿叶,在这深秋的季节,随风飘向了爱在心底的母校———天津工业大学。

   大爱无疆,情系腾格里

坚守生命理想和信仰的人无疑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困难,甚至有时还会对人生的方向产生怀疑和动摇。从浪尖到谷底,从激荡到平和,当十年的风雨坎坷汇集成生命的智慧和财富时,吴向伟先生找到了为之奋斗终身的前进方向,那是内心对绿色生命的召唤。

  1992年,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离他的家乡内蒙古阿拉善只有一山 (贺兰山)之隔、100公里的间距,命运让他又一次贴近了这个养育他的地方。在研究所工作期间,恰逢科研所试点改革。他说:“在体制和专业相关领域内,我尝试了许多,可是挫折一个接一个,失败一次又一次。”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挫败感,但笔者却能感受到一股越挫越勇的力量。1999年,厅领导的一个电话使他从高新技术领域进入了农业领域,前往“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带领当地的穷苦农民“种桑养蚕”,以期脱贫致富。然而五年全身心的投入依旧是无功而返,这对于他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对笔者说:“前几次的挫折带来的更多是困惑和迷茫,只能算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而这一次让我懂得享受挫折和痛苦,因为深入了农民、农业和农村,让我真正明白了要把脚踩在地上,根扎在土里。”

  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他在人生的低谷迎来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时刻。他回忆道:“1997年,还在国外学习的三弟带着外国友人来到阿拉善做客,我的父亲在陪同介绍阿拉善风土人情时,指着当地井灌绿洲区周边的腾格里沙漠说,等退休后,要在沙漠边缘植树造林,防风固沙。”2002年8月6日,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东缘生态治理示范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他毫不犹疑地选择了投身于这项长期而艰难的事业。作为一个由中外民间组织合作实施的纯社会公益性项目,既没有撼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没有公司化的运营,没有产业资本的进入,没有财政专项的支持,他们仅靠民间力量能够争取到有限的国际和国内项目的援助,从最初的坚持到十年的坚守,换来了今天贺兰山以西、腾格里沙漠东缘万亩锁边绿色长廊。不仅有近20000亩梭梭、花棒、沙拐枣、胡杨等防沙治沙先锋植物和15公里乔灌结合的防护林带,还有葡萄园、日光温室、枣园、苜蓿、甘草以及少量的本土羊、草原放养鸡等生态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如今,沙尘暴一天天减少它的肆虐,“绿色阿拉善”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回想从项目开展到今日收获的硕果,吴向伟先生感概到:“前几日在整理照片时,看到了一张令我动容的照片,照片上是我7岁的儿子和他漂亮的妈妈扶着树苗,还有当时不到60岁的父亲挥锹填土。如今儿子上大学了,妻子不再年轻,老父亲已是满头白发,是他们同我一起分享喜悦、承担痛苦,是他们给了我一直前行的力量和生命的坚守。”

  没到过西北大漠,就永远不能理解那份对绿色的渴望;没经历过沙尘暴,就永远不会明白那份对自然的敬畏;没有投身于环保事业,就永远不会感受到那份对环境的爱护;没有历经风雨同舟,就永远不会体会到那份对家人的感恩。因为生在西北,长在沙漠,因为渴望绿色,热爱家乡,因为信念坚定,家人支持,所以吴向伟先生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放大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阿拉善防沙治沙和生态环保事业。

   种树植心,薪火永相传

沙漠化防治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也绝非一代人的一次冲锋能够实现,绿色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吴向伟先生十分清楚面向全社会的环境教育和志愿者参与活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2002年在项目启动之时,他们在一片凸起的沙丘上立了一块小石碑,四周刻上每一次到示范区植树的志愿者的名字,如今早已刻满。他回忆道:“在最初争取到的国际援助项目里都要求开展环境教育和志愿者参与活动。当初,国外NGO组织(日本国绿化世界沙漠协会)的志愿者来开展活动时,他们只能发动身边的亲友一起参加;如今,每到植树季节,许多单位、团体和社会组织都积极要求前来志愿种树,有些还特别要求听一堂生态讲座。当初,在没有得到社会认同时,我们尽全力去跟学校协商,我们承担一切费用并保证出行安全,学校才同意将孩子带到示范区参加活动。如今,每年从4月初到9月底,当地的中小学甚至还有一山之隔的宁夏学校都提前预约,要求带领学生到示范区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每当这时,无论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带领宁夏大学的老师给孩子讲气候变化、沙尘暴起源、植物和昆虫、环境保护等知识,让孩子们走近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从而认知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他组织孩子们挖坑、栽苗、浇水、除草,带领孩子们进入沙漠开展爬沙、拔河等娱乐活动,看到孩子们在树丛中穿梭,在伫立着“十年树木”的碑园里嬉闹追逐,他似乎体会到了老父亲题写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多少个月夜星空下,他独自坐在林下沉思,听着微风吹着树叶沙沙的声响,仿佛听到了自然界中平等生命的对话,开启了封闭的内心世界。他崇尚和谐、热爱自然,他告诉笔者:“再造一个道法自然,情感回归,利益均衡的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重塑一个平和、善良、包容的心灵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性的分裂问题,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这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就像是“空中楼阁”了。”当问及看到一片黄沙被绿色覆盖有何感触时,他这样回答:“示范区十年防沙治沙,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讲,生态环境恶化最大的破坏因素还是人类的行为,比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更为严重的是心灵世界的荒漠化,“种树植心”是我个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最大愿望。”种树植心,传承绿色,净化心灵,是对自然的保护,更是对人生的领悟。

  从西北边陲到渤海之滨,从首府城市到沙漠边缘,吴向伟先生就是腾格里沙漠中那棵棵屹立不倒的胡杨,也许,千百年后,它会向后人讲述今天的故事……

天津工业大学 校友工作办公室